視覺藝術科


課程宗旨

透過藝術學習,培養學生的創造力、美感及藝術評賞能力,讓他們能夠運用視覺藝術作為表達、溝通與反思的媒介,從而豐富個人生活,促進全人發展。
課程亦旨在幫助學生在認識藝術與文化的同時,培養正面價值觀與態度,並建立對本地、中華及世界文化的欣賞與尊重。

本年度目標

為配合學校發展方向及課程指引,視覺藝術科於本年度特別聚焦以下三項發展重點:

(一)促進學生同儕互動學習

  • 透過合作創作、小組討論及作品分享,讓學生在互動中學習觀察、表達及欣賞,
    培養尊重他人意見與協作精神。

(二)深化藝術評賞與藝術史學習

  • 課程將安排學生從藝術史中認識中外著名藝術家及藝術流派,
    並透過「觀察」、「描述」、「分析」、「解釋」及「評價」等評賞步驟,
    讓學生理解藝術作品與視覺現象中所傳遞的訊息,
    從而提升藝術感知與美學判斷能力。

(三)營造藝術校園氛圍與培育藝術情感

  • 加強校園藝術展示及學生作品展覽,營造具美感及創意的學習環境;

  • 鼓勵學生從藝術創作中表達個人情感與觀點,
    以陶冶性情、培養審美修養及良好品德;

  • 透過本地與中華文化主題創作,增強學生對國家、民族及世界的文化認同與投入感。

學科活動
  • 本科積極與外間專業機構合作,促進本校視藝科的課程發展。本科開辦多個興趣課程,如油畫班、輕黏土班、陶藝班等,學生能積極投入課程,根據不同的主題、媒介,發揮自己的創意,將自己的想法透過作品表達出來。本科亦積極參與校外比賽,擴闊學生的藝術潛能和體驗。
  • 一至六年級推展駐校藝術家計劃,藝術家到校與本校老師協作教學,以激發學生的創作力。
親子藝術創作工作坊

為培養學生的創意表達能力,同時促進親子間的溝通與合作,本校每年均舉辦「親子藝術創作工作坊」,讓家庭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共度美好時光。

今年主題為「中華文化 × 熊貓 × 生態保育」,參加家庭以大熊貓為創作靈感,透過混合媒材方式,製作出一件件富有文化意義及環保訊息的藝術作品。活動不僅鼓勵孩子發揮創意,更加深了他們對國寶大熊貓與生態保育的關注與認識。

家長與學生一同投入創作、互相欣賞,讓藝術成為連結心靈與情感的橋樑,也讓「文化傳承」與「自然保護」在一筆一畫間悄然萌芽。

境外交流
  • 本校希望提供一個更廣闊的藝術視野和更豐富的藝術資源。不同國家和地區有著各具特色的藝術傳統和文化背景,通過境外交流,學生可以接觸到不同的藝術形式、風格和技法,從而豐富自己的藝術知識和體驗,以激發創造力和想像
  • 本年度Eduvision聯校廣州沙面非遺文化藝術遊學團透過到東方薈萃藝術學院進行交流活動,認識中華藝術文化的發展,拓展學生視野,並參觀永慶坊、石室聖心大教堂和粵劇博物館,加深學生對廣東特色建築和歷史文化的認識,藉以了解國家歷史、文化和發展現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