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識科


課程目標
  • 關心及愛護家庭和周遭的環境。
  • 培養對自然及科技世界的興趣和好奇心,了解科學與科技發展對社會的影響。
  • 保持健康的個人發展,成為充滿自信及富責任感的公民。
  • 培養對國民身份的認同感,並致力貢獻國家和世界。
  • 認識自己在家庭和社會所擔當的角色及應履行的責任。
課程特色
  • 在課程中,透過新聞資訊分析,培養學生認識及實踐天主教五大核心價值:家庭、真理、義德、愛德、生命
  • 以可延續的校本課程:自主學習活動、科學探究活動及專題研習活動,培養學生自學、創意和解難的能力。
  • 透過全方位學習活動,提供不同的學習經歷,讓學生在真實環境中學習。
活動
  • 為了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本科每年都會舉辦全方位學習日、專題研習活動、科學探究活動等,提升學生對科學及科技的認識。
  • 透過「海洋保育計劃」,於生態學習中心飼養不同的海洋生物,例如:珊瑚、南美白對蝦等,培養學生愛護生物及海洋保育的良好態度。綜合一系列多元化海洋公園學習活動,加強學生對海洋環境基礎研究的技巧,引導學生在不同的領域探索:STEM、生命教育、可持續發展教育、科學及資訊科技等元素。
  • 透過「《憲法》和《基本法》學生校園大使培訓計劃」,增進學生對《憲法》及《基本法》的認識,培養學生主動關心國家和香港社會的事務。
環保課程:(一)海洋公園「逆瀕行動」:保育聯盟計劃

本年度參與由香港海洋公園學院主辦的海洋公園「逆瀕行動」:保育聯盟計劃。計劃以拯救物種及棲息地、低碳飲食及走塑挑戰為目標,讓學生參與一系列的保育活動,培養學生積極主動的態度,以確保香港生態系統的多樣性。

環保課程:(二)育養珊瑚校園計劃

為加強學生對海洋生物的認識,本年度將參與「育養珊瑚校園計劃」,是次計劃由香港中文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及漁農自然護理署合辦的珊瑚保育教育活動,希望讓本地中小學生在珊瑚研究員的指導下在校園內體驗珊瑚修復的工作,並配以一系列的工作坊及野外考察活動,從而認識香港豐富的海洋生態以及宣揚珊瑚保育的訊息。

學科活動:活化珊瑚大使計劃
  • 為了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本科每年都會舉辦全方位學習日、專題研習活動、科學探究活動等,提升學生對科學及科技的認識。
  •  透過「海洋保育計劃」,於生態學習中心飼養不同的海洋生物,例如:珊瑚、南美白對蝦等,培養學生愛護生物及海洋保育的良好態度。綜合一系列多元化海洋公園學習活動,加強學生對海洋環境基礎研究的技巧,引導學生在不同的領域探索:STEM、生命教育、可持續發展教育、科學及資訊科技等元素。
全方位學習活動

安排小一至小六學生按學習課題到主題樂園或博物館學習,照顧學生多樣性,以擴闊視野,從而提升學與教效能。另外,以跨學科學習的形式學習STEM課程。

學生活動:《憲法》和《基本法》學生校園大使
  • 透過「《憲法》和《基本法》學生校園大使培訓計劃」,增進學生對《憲法》及《基本法》的認識,培養學生主動關心國家和香港社會的事務。
  • 《憲法》和《基本法》學生校園大使到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進行體驗活動。活動主要分為講座及參觀部分,包括介紹博物館的創建故事,以及由博物館專業導賞員帶領大使分組參觀和分享館內精選展品。活動中,學生能夠發掘中國文化藝術與歷史寶庫及其藴含的文化意義中,不僅增加對祖國的認識,亦可進一步培養學生對中華文化與歷史的興趣。
活動(1)珊瑚野外移植活動

經過一整個學年的珊瑚復育計劃,秀天同學成功復育扁腦珊瑚,並於7月8日參與珊瑚野外移植日,把成功復育的珊瑚放到香港海域中。

活動當日學生先到中文大學李福善海洋科學研究中心集合,與珊瑚研究團隊乘船到赤門海峽的珊瑚群落進行移植。抵達目的地後,同學親手將珊瑚交給潛水人員,並由潛水人員代為移植。整個移植過程由水底無人機進行直播,同學於船上了解珊瑚移植海底的情況。活動後同學均表示能夠從體驗中學習到香港海洋生態及科學知識,同時建立保護海洋。

活動(2)校本種植計劃

為加強學生對有機農業和永續發展的了解,學生有機會運用水耕及土耕種植方法,於校園內種植各類型的蔬果,包括食用生菜、車厘茄及檸檬等植物。活動中學生能探索有機耕作的方法,融入大自然的懷抱,學習直接從土地中收獲食物的快樂。